對于任何一個學習羅馬法的人或者說學習法律的人來說,“優士丁尼”這個名字都無比神圣。
對于任何一個學習羅馬法的人或者說學習法律的人來說,“優士丁尼”這個名字都無比神圣。
黃美玲博士說,關于優士丁尼,有一個讓我耿耿于懷的問題,被我稱之為“普羅柯比的猜想”。
那就是,羅馬史上第三位被稱為“大帝”的人優士丁尼到底是“英雄”還是“魔鬼”?
公元6世紀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普羅柯比,雖然在《戰爭史》中為優士丁尼大唱贊歌:
“他領導危機重重的國家威名遠播,更加偉大輝煌”,或是“他把諸多蠻族國家都納入了羅馬帝國,建立了眾多的城市,確立了純正的信仰,阻止了錯誤的思想”,推崇其為“羅馬法典的偉大編纂者”。
但是,在另外一本同樣是出自這位貴族歷史學家之手的《秘史》中,其態度卻截然相反,不僅對優士丁尼百般咒罵,還將其諷刺為“愚蠢和邪惡的特殊混合物”。
中世紀的但丁,作為古羅馬傳統最優秀的詮釋者,在其作品《神曲·天國篇》中提到的皇帝屈指可數,但是卻毫不吝嗇對優士丁尼的贊美:
“我生前是愷撒,如今是優士丁尼,我遵照我所領會的本原的愛的意愿,從法律中刪去多余的和無用的部分……
當我和教會步調一致,上帝就欣然對我施恩,啟迪我去做這件崇高的工作,我就完全致力此事。”
眾所周知,這件崇高的工作指的就是他組織的法典編纂。
優士丁尼的歷史功勛足以與中國歷史上的漢武帝媲美,他不僅收復了西羅馬帝國的領土,重建了索菲亞教堂,而且編纂了流芳百世的幾部法典,在后世被合稱為《市民法大全》,為現代大陸法系的法典編纂提供了最優秀的藍本。
優士丁尼建立了一個“皇帝賦予法律以生命”的時代。
他在立法中還特別強調皇權至上、君權神授,甚至在東方國家的影響下制定了很多對皇帝頂禮膜拜的規定。
但是,我們這里想說的卻是他是如何跟后來的皇后狄奧多拉結婚的故事。
狄奧多拉在希臘語中是“上帝的贈禮”的意思。
這位日后與優士丁尼一起被封為圣人的女子出身于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父親是塞浦路斯人,在君士坦丁堡的競技場做馴熊師,是為綠黨服務的。
她的父親去世的時候留下她們三姐妹,最大的還不到7歲,狄奧多拉排行老二。
她們的母親在她們長成少女的時候,就把她們送上舞臺,跟她自己一樣當了舞女,這是當時拜占庭社會最底層的階級。
雖然普羅柯比在《秘史》中將狄奧多拉貶得一文不值,但是仍然承認這位女子“盡管身材嬌小,但面容靚麗,極其秀美;她的膚色雖有些蒼白,但仍然容顏嬌媚。她的眼睛明亮而充滿活力”。
狄奧多拉因為善于表演滑稽劇和模仿,而且不知羞恥地進行一些有違世風的表演而名聲大噪。
后來,她嫁給一個非洲的行省總督,但很快就被拋棄。不得已她又重操日業,靠賣身來養活自己。
據說她后來還生下一個兒子,但是孩子剛生下來就被孩子的父親帶走了。
她回到君士坦丁堡后決定徹底改變自己放蕩的形象,完成自己人生的逆轉。
她認識了優士丁尼,并且如愿做了他的情婦,優士丁尼甚至將她提升為貴族。
不過,狄奧多拉并不滿足于此,使盡渾身解數牢牢地抓住優士丁尼,要求獲得神圣合法的妻子地位。
他們遇到的第一道障礙是優士丁尼的舅母尤非米婭(Euphemia)。
雖然她自己也不是什么高貴的出身,而且她一貫都非常支持這個聰明能干的外甥,但她萬萬不愿意接受一個舞女成為自己的外甥媳婦。
于是,她極力慫恿優士丁尼的母親反對這樁婚事,說這樣會毀了優士丁尼的幸福和錦繡前程,也會毀了他在貴族階層的聲譽。
第二道障礙則來自于奧古斯都時代頒布的一則法律,該法律規定具有元老地位的男人禁止與下層階級的女人結婚。
這兩項障礙都在優士丁尼的舅母尤非米婭去世后被一舉掃清。
在尤非米婭去世后,優士丁尼迅速說服諸事依賴自己而且已經心力不支的舅舅優士丁,廢除了那條歷史悠久的禁止性規定,允許曾賣身戲院的不幸婦女可以和任何羅馬公民正式結婚姻。
525年,優士丁尼和狄奧多拉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后者獲得了一切皇室的尊嚴。
這讓所有曾經在劇場里對著拋眉弄眼的狄奧多拉垂涎欲滴的元老們瞠目結舌,因為他們瞬間成為狄奧多拉的子民,劇場里的玩物成了他們需要供奉的“女神”。
不過,對于當時的婦女,特別是出身低下的婦女而言,她確實是位“女神”。
可能是自己出身低微、飽受岐視的前半生讓她感受到了女性在當時的社會中是如何艱難地生活,她登上皇后的寶座后,說服優士丁尼通過立法極大地提高了婦女的地位。
在公元529年頒布的《優士丁尼法典》中,增加了許多提高婦女地位的條文,如“上帝面前男女平等”、“禁止強迫女性登臺演出”、“禁止妓院利用未成年少女賣淫”、“禁止男方遺棄沒有嫁妝的妻子”、“離婚后婦女有權分得和繼承丈夫的財產”,等等。
影響特別深遠的是,她還建立了“懺悔修道院”,用以改造拜占庭社會的妓女。
英雄也好,惡魔也罷,優士丁尼和他的皇后狄奧多拉都開辟了個新的時代。
不可否認的是,狄奧多拉確實有天生過人的實務智慧,沒有人否定她在“尼卡暴亂”中所展現出來的非凡氣度。
532年的尼卡暴亂中,城堡失火,亂軍逼近皇官之際,優士丁尼差點要棄皇官逃命。
狄奧多拉拒絕逃命,并且斥責了優士丁尼的懦夫行為:
“我們必須清楚逃跑是不合適的,雖然可以保住我們的性命,但是看見陽光的人也會感到死亡的威脅。
但作為一個皇帝是不能夠逃跑的,我不能離開皇宮不能過不被稱為皇后的生活。
皇帝,您是否考慮過逃出去的生活?
會不會后悔?
后悔沒有像一個君王那樣死去,而是像一個普通人茍活于世?
古人云,紫袍才是最好的遮棺布。”
因為狄奧多拉的堅定,“尼卡暴亂”終結,而優士丁尼的政權得以保存。
優士丁尼對她應該是真愛,據說548年狄奧多拉死后,優士丁尼失去賢內助,變得意氣全失、優柔寡斷。
優士丁尼晚年的政策轉變,也頗有可能與狄奧多拉之死有關。
原文標題:《優士丁尼法典》:一個“妓女”是如何通過立法提高婦女地位的
原文來源:立法網微信公眾號
(立法網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