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乃全被免職半年了還不見充任新職的通知,心里不免焦慮。為此,想出一個含蓄而體面的策略。
許書記是一位講究文墨的書生,說話做事很講風度,尤其喜歡修撰文稿,曾有散文、雜論等文集面世。
許書記還善言,大小事情經他一說就見深刻、全面。久而久之,講話稿件積微成著。
茍乃全平時就喜歡通過領導講話去揣測領導意圖,把握領導好惡,自然對許書記的講話稿格外重視,并收羅、拾掇無遺。
面對堆案盈幾的講話稿,茍乃全經深思熟慮后開始了“閉門造車”。
幾經編輯、校對、設計,一本裝幀精美、外觀氣派的冊籍付印生成。封面“許可嘗文集”幾個燙金的行草字錯落有致,“許可嘗著”幾個黑體字也沉穩醒目。
又是幾番忙碌,茍乃全將此勞動成果分發出去后,只管在辦公室吸煙品茶,靜候佳音。
不岀茍乃全所料,許書記的大秘小蘇果然如期而至。但口出沖言,全然不如茍乃全主觀所想。
茍副主任(茍乃全被免前的職務),許書記問你:
“出書的事是誰批準的?”
“明明是些講話稿,怎么就變成‘文集’了?”
“你懂不懂文藝學術成果與工作文稿的區別?”
不等茍乃全答話,蘇秘書隨即又補上一句:
“叫你立即銷毀該書!收回影響!”
“還有,許書記叫許可棠,不叫許可嘗!”
——“又不是糖酒,還許可‘嘗’?!”
蘇秘書悉數傳達許書記指示后,隨意添上一句調侃。
原文標題:葛良美:微型小說《“附庸風雅”》
原文來源:立法網微信公眾號
(立法網 葛良美/文)